關于2022年我國糧油產銷和進出口情況簡介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食用油營養與安全科技創新團隊
- 來源:江南大學油脂園地
- 發布時間:2023-03-06 08:31
- 訪問量:
【概要描述】與往年一樣,為便于大家了解我國糧油的產銷情況,尤其是食用植物油行業的產銷情況,前些日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張立偉處長給我提供了有關2022年國內糧油作物產量、進口量以及新年度油脂供需平衡表;中華糧網給我提供了國際糧油市場分析報告。經過學習、整理和分析計算,現將上述數字和表格整理成了“關于2022年我國糧油產銷和進出口情況簡介”。與此同時,我將有關全球主要油料油脂產銷情況也做了一些簡要介紹,供大家參考。
一、2022年,我國糧食生產與進出口簡況
(一)我國糧食生產情況
2022年,面對百年變局交織世紀疫情,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英明領導下,我國農業生產戰勝各種嚴重洪澇災害,取得了2022年我國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產量達到13730.6億斤;較2021年的13657億斤增加73.6億斤,增長0.54%,連續8年站穩1.3萬億斤以上臺階,收獲了來之不易的“十九連豐”,保證了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為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生產、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資料,2022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68653萬噸,較2021年的68285萬噸增長0.54%,其中小麥產量為13772萬噸,較2021年的13695萬噸增長0.56%;稻谷產量為20849萬噸,較2021年的21284萬噸下降2.0%;玉米產量為27720萬噸,比2021年的27255萬噸增長1.7%。另外,2022年的雜糧產量為983萬噸,較2021年的1042萬噸下降5.7%;豆類產量為2351萬噸,較2021年的1966萬噸增長19.6%;薯類產量(折干糧)為2978萬噸,較2021年的3043萬噸下降2.1%(見表1)。
表1 中國分品種糧食產量(單位:萬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國家統計局對2007-2017年糧油產量數據進行了調整。
(二)我國糧食的進出口情況
為滿足品種調節和市場供應需要,我國每年都要利用國際市場,從國外進口一部分糧食。據海關統計, 2022年我國進口大米619萬噸、進口小麥996萬噸、進口玉米2062萬噸、進口高粱1014萬噸、進口大麥576萬噸,合計進口谷物量為5267萬噸;較2021年進口谷物量6048萬噸減少了781萬噸,下降12.9%。與此同時,2022年我國出口大米219萬噸、小麥15萬噸,合計出口谷物量為234萬噸,與2021年出口谷物量251萬噸相比,下降6.8%(見表2)。
表2 中國分品種糧食進出口量(單位:萬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自2020年開始海關不發布谷物進出口數據,只發布分品種數據;
③原表中的大豆一項已刪去,因為與油料油脂進出口情況表中有重復;
④在糧食進出口谷物類中,有些數字相加有錯誤,本人做了修正,如有不妥之處由我承擔。
二、2022年我國油料油脂的產銷與進出口情況
(一)我國油料油脂生產情況
2022年,我國油料生產是創歷史的一年。據預測,2022年我國八大油料作物的總產量為7132.5萬噸,較2021年的6634.9萬噸總產量增加497.6萬噸,增長7.5%。其中大豆產量為2028.5萬噸,較2021年的1639.5萬噸,產量增加389萬噸,增長23.7%;花生果產量為1790萬噸,較2021年的1830.8萬噸減少40.8萬噸,下降2.2%;油菜籽產量為1553萬噸,較2021年的1471.4萬噸產量增加81.6萬噸,增長5.5%;棉籽產量為1075.8萬噸,與2021年的1031.5萬噸相比產量增加44.3萬噸,增長4.3%;另外,葵花籽產量為201萬噸、油茶籽產量為410萬噸、芝麻產量為46.9萬噸,亞麻籽產量為27.3萬噸,這四種油料作物的產量較2021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見表3)。
表3 中國油籽油料產量(單位:千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②原表中茶油茶籽作為林產品,沒有加到油籽總產量中,為與以前的口徑一致,作者將油茶籽的產量加進了油籽總產量中,作為八大油料作物之一;③有些數字相加,錯的地方作者做了更正,如有不妥之處,責任由作者承擔;④2021年的八大油料產量已作了調整,與2021年的估計數增加了30多萬噸,相差不大。
(二)利用國產油料榨油量
在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方面,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22年我國利用國產油料(扣除大豆、花生、芝麻、葵花籽等四種油料部分直接食用外)榨油的油料量為4155萬噸,較2021年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油料量3960萬噸,增加了195萬噸,增長4.9%。榨得的食用植物油(含玉米油、稻米油及其他小宗油脂)預測為1350.3萬噸(見表5),較2021年榨得的食用植物油1303.3萬噸(見表4),多榨得了食用植物油47.0萬噸,增長3.6%。以上數據充分表明,2022年我國八大油料作物總產量、利用國產油料榨油量以及利用國產油料榨得的食用油數量均創歷史之最。
表4 ?2021年國產油料榨油量(單位:千噸)
?注: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表5 ?2022年國產油料榨油量預測(單位:千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根據調查對2021年數據作了較大調整。
(三)2022年我國油料油脂的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2022年我國進口各類油料合計為9610.9萬噸,較2021年的10205.1萬噸,少進口594.2萬噸,下降5.8%。其中進口大豆9108.1萬噸,較2021年的9651.8萬噸,少進口543.7萬噸,下降5.6%;進口油菜籽196.1萬噸,較2021年的263.8萬噸少進口67.7萬噸,下降25.7%;其他油料合計進口306.7萬噸,較2021年的289.5萬噸多進口了17.2萬噸,增長5.9%。2022年,我國進口各類食用植物油合計為801.7萬噸,較2021年的1213.7萬噸少進口了412萬噸,下降33.9%。其中進口大豆油34.4萬噸,較2021年的112.0萬噸少進口了77.6萬噸,下降69.3%;進口菜籽油106.1萬噸,較2021年215.4萬噸少進口了109.3萬噸,下降50.7%;進口棕櫚油494.1萬噸,較2021年的637.7萬噸減少143.6萬噸,下降22.5%;進口葵花籽油60.5萬噸,較2021年的128.3萬噸少進口了67.8萬噸,下降52.8%(見表6-1、表6-2)。
在油料油脂的進口中,一些消費者喜愛的高端油料油脂的進口,諸如芝麻、亞麻籽和椰子油等進口情況見表7。
在油料油脂進口的同時,我國每年也有一定數量的出口,2022年我國出口油料合計為102萬噸,出口食用油脂合計為18萬噸(見表8)。另外,2022年我國還進口了豆粕5萬噸,出口豆粕43萬噸;進口菜籽粕221萬噸(見表8)。
表6-1 中國油料進口量(單位:千噸)
注: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表6-2 中國油脂進口量(單位:千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自2021年起,海關將棕櫚仁油、椰子油和亞麻籽油列入食用植物油,但未將棕櫚油硬脂列入,本表中植物油進口量中包含棕櫚油硬脂(包含在棕櫚油中)。
表7 中國進口的其他油料油脂量(單位:萬噸)
注:數據來自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和中糧集團并加以整理制表。
表8 中國油籽油脂出口與豆粕菜粕進出口量(單位:萬噸)
注: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四)我國食用油市場產銷情況分析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國食用油市場綜合平衡分析”(見表9),我們可以看到: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油市場的總供給量為3714.0萬噸,其中包括國產油料和進口油料合計生產的食用油產量3034.8萬噸及直接進口的各類食用油合計679.2萬噸;從表9中,我們還可以看到2021/2022年度,我國國內食用油的食用消費量為3425.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為333.0萬噸,出口量為14.7萬噸,合計年度需求總量為3772.7萬噸;年度食用油的消費總量為3758萬噸(即食用消費量和工業及其他消費量之和,不含出口量),年度挖庫存58.7萬噸。這樣我們可以計算出,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油的自給率為35.9%(即2022年國產油料榨油量1350.3萬噸,與年度食用油消費總量3758萬噸之比),與上年的自給率相比,提高了六點九個百分點。
另外,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油年度消費總量為3758萬噸,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末我國人口為14億1175萬人計算,2022年我國人均食用油的消費量為26.6千克(見表10)。
表9 中國食用油市場綜合平衡分析(單位:千噸)
注:為便于讀者查閱,本表做了簡化。在“中國食用油市場綜合平衡分析”表中,刪去了生產量、進口量、年度供給量、國內食用消費量、工業及其他消費、出口量、年度需求總量和結余量中的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棕櫚油及其他油脂的數據,只保留了總計一項數據。
表10?1996-2022年我國人均年食用油消費情況
注:①2006至2008年食用油消費量按國產油料扣去食用部分后的總折油量加上凈進口前折油之和。
②1996-2008年的我國人均年消費按13億人口計算;2011-2013年按13.5億人口計算;2014年按13.6782億人口計算;2015年按13.68億人口計算;2016年按13.8271億人口計算;2017至2018年按聯合國網絡發布的中國人口數為14.1億人口計算。
③2020年的我國人口數,按國家公布的到2020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40005萬人計算;并從2020年起,在食用油消費量中不含出口量。2021年我國人口總數為14.1178億計算,2022年我國人口總數為14.1175億計算。
(五)幾點感受
從統計數據和計算分析看,2022年我國油料生產、油料油脂進出口狀況和國內食用油消費發生了許多歷史性的變化,創造了多個歷史之最,實屬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倍加珍惜。
1.八大油料產量創歷史之最
在國家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的推動下,2022年我國油料生產形勢喜人,八大油料作物的產量首次超過7000萬噸,達到7132.5萬噸,創造了歷史之最。在八大油料作物生產中,與2021年相比,除花生產量略有減少外,其余七大油料作物的產量均有較大和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大豆產量達2028.5萬噸,較2021年增加389萬噸,增長23.7%,創造了我國大豆產生產史上之最。與此同時,在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方面,2022年我國利用國產油料榨油的油料量首次超過4000萬噸,達4155萬噸,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榨得的食用植物油首次超過1350萬噸,較2021年多榨得了47萬噸食用油,充分表明只要領導重視、政策得力、措施有方,我國油料生產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我們是有能力,讓老百姓的“油瓶子”里盡可能多裝中國油的。
2.油料油脂進口數量雙雙下降,自給率明顯提升
2022年,隨著國產油料的增長、消費數量的下降和受俄烏戰爭的影響,我國所有不同品種的油料油脂進口數量都有較大或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油料進口中,2022年各類油料合計進口數量較2021年下降了5.8%,其中油菜籽下降25.7%,在食用油進口中,2022年我國各類食用油的合計進口數量較2021年下降33.9%,其中大豆油下降69.3%,菜籽油下降50.7%,棕櫚油下降22.5%,葵花籽油下降52.8%。
隨著油料油脂進口數量的下降,國產油料作物產量的歷史性增長,我國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明顯提升,2022年提高到35.9%,較2021年的29.0%提高了六點九個百分點,這樣高的自給率是近些年來沒有見到的,當然要保持這樣高的自給率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但發展趨勢是看好的,我們要充滿信心。
3.我國人均年食用油消費量首次大幅下降
根據2021
關于2022年我國糧油產銷和進出口情況簡介
【概要描述】與往年一樣,為便于大家了解我國糧油的產銷情況,尤其是食用植物油行業的產銷情況,前些日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張立偉處長給我提供了有關2022年國內糧油作物產量、進口量以及新年度油脂供需平衡表;中華糧網給我提供了國際糧油市場分析報告。經過學習、整理和分析計算,現將上述數字和表格整理成了“關于2022年我國糧油產銷和進出口情況簡介”。與此同時,我將有關全球主要油料油脂產銷情況也做了一些簡要介紹,供大家參考。
一、2022年,我國糧食生產與進出口簡況
(一)我國糧食生產情況
2022年,面對百年變局交織世紀疫情,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英明領導下,我國農業生產戰勝各種嚴重洪澇災害,取得了2022年我國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產量達到13730.6億斤;較2021年的13657億斤增加73.6億斤,增長0.54%,連續8年站穩1.3萬億斤以上臺階,收獲了來之不易的“十九連豐”,保證了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為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生產、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資料,2022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68653萬噸,較2021年的68285萬噸增長0.54%,其中小麥產量為13772萬噸,較2021年的13695萬噸增長0.56%;稻谷產量為20849萬噸,較2021年的21284萬噸下降2.0%;玉米產量為27720萬噸,比2021年的27255萬噸增長1.7%。另外,2022年的雜糧產量為983萬噸,較2021年的1042萬噸下降5.7%;豆類產量為2351萬噸,較2021年的1966萬噸增長19.6%;薯類產量(折干糧)為2978萬噸,較2021年的3043萬噸下降2.1%(見表1)。
表1 中國分品種糧食產量(單位:萬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國家統計局對2007-2017年糧油產量數據進行了調整。
(二)我國糧食的進出口情況
為滿足品種調節和市場供應需要,我國每年都要利用國際市場,從國外進口一部分糧食。據海關統計, 2022年我國進口大米619萬噸、進口小麥996萬噸、進口玉米2062萬噸、進口高粱1014萬噸、進口大麥576萬噸,合計進口谷物量為5267萬噸;較2021年進口谷物量6048萬噸減少了781萬噸,下降12.9%。與此同時,2022年我國出口大米219萬噸、小麥15萬噸,合計出口谷物量為234萬噸,與2021年出口谷物量251萬噸相比,下降6.8%(見表2)。
表2 中國分品種糧食進出口量(單位:萬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自2020年開始海關不發布谷物進出口數據,只發布分品種數據;
③原表中的大豆一項已刪去,因為與油料油脂進出口情況表中有重復;
④在糧食進出口谷物類中,有些數字相加有錯誤,本人做了修正,如有不妥之處由我承擔。
二、2022年我國油料油脂的產銷與進出口情況
(一)我國油料油脂生產情況
2022年,我國油料生產是創歷史的一年。據預測,2022年我國八大油料作物的總產量為7132.5萬噸,較2021年的6634.9萬噸總產量增加497.6萬噸,增長7.5%。其中大豆產量為2028.5萬噸,較2021年的1639.5萬噸,產量增加389萬噸,增長23.7%;花生果產量為1790萬噸,較2021年的1830.8萬噸減少40.8萬噸,下降2.2%;油菜籽產量為1553萬噸,較2021年的1471.4萬噸產量增加81.6萬噸,增長5.5%;棉籽產量為1075.8萬噸,與2021年的1031.5萬噸相比產量增加44.3萬噸,增長4.3%;另外,葵花籽產量為201萬噸、油茶籽產量為410萬噸、芝麻產量為46.9萬噸,亞麻籽產量為27.3萬噸,這四種油料作物的產量較2021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見表3)。
表3 中國油籽油料產量(單位:千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②原表中茶油茶籽作為林產品,沒有加到油籽總產量中,為與以前的口徑一致,作者將油茶籽的產量加進了油籽總產量中,作為八大油料作物之一;③有些數字相加,錯的地方作者做了更正,如有不妥之處,責任由作者承擔;④2021年的八大油料產量已作了調整,與2021年的估計數增加了30多萬噸,相差不大。
(二)利用國產油料榨油量
在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方面,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22年我國利用國產油料(扣除大豆、花生、芝麻、葵花籽等四種油料部分直接食用外)榨油的油料量為4155萬噸,較2021年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油料量3960萬噸,增加了195萬噸,增長4.9%。榨得的食用植物油(含玉米油、稻米油及其他小宗油脂)預測為1350.3萬噸(見表5),較2021年榨得的食用植物油1303.3萬噸(見表4),多榨得了食用植物油47.0萬噸,增長3.6%。以上數據充分表明,2022年我國八大油料作物總產量、利用國產油料榨油量以及利用國產油料榨得的食用油數量均創歷史之最。
表4 ?2021年國產油料榨油量(單位:千噸)
?注: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表5 ?2022年國產油料榨油量預測(單位:千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根據調查對2021年數據作了較大調整。
(三)2022年我國油料油脂的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2022年我國進口各類油料合計為9610.9萬噸,較2021年的10205.1萬噸,少進口594.2萬噸,下降5.8%。其中進口大豆9108.1萬噸,較2021年的9651.8萬噸,少進口543.7萬噸,下降5.6%;進口油菜籽196.1萬噸,較2021年的263.8萬噸少進口67.7萬噸,下降25.7%;其他油料合計進口306.7萬噸,較2021年的289.5萬噸多進口了17.2萬噸,增長5.9%。2022年,我國進口各類食用植物油合計為801.7萬噸,較2021年的1213.7萬噸少進口了412萬噸,下降33.9%。其中進口大豆油34.4萬噸,較2021年的112.0萬噸少進口了77.6萬噸,下降69.3%;進口菜籽油106.1萬噸,較2021年215.4萬噸少進口了109.3萬噸,下降50.7%;進口棕櫚油494.1萬噸,較2021年的637.7萬噸減少143.6萬噸,下降22.5%;進口葵花籽油60.5萬噸,較2021年的128.3萬噸少進口了67.8萬噸,下降52.8%(見表6-1、表6-2)。
在油料油脂的進口中,一些消費者喜愛的高端油料油脂的進口,諸如芝麻、亞麻籽和椰子油等進口情況見表7。
在油料油脂進口的同時,我國每年也有一定數量的出口,2022年我國出口油料合計為102萬噸,出口食用油脂合計為18萬噸(見表8)。另外,2022年我國還進口了豆粕5萬噸,出口豆粕43萬噸;進口菜籽粕221萬噸(見表8)。
表6-1 中國油料進口量(單位:千噸)
注: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表6-2 中國油脂進口量(單位:千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自2021年起,海關將棕櫚仁油、椰子油和亞麻籽油列入食用植物油,但未將棕櫚油硬脂列入,本表中植物油進口量中包含棕櫚油硬脂(包含在棕櫚油中)。
表7 中國進口的其他油料油脂量(單位:萬噸)
注:數據來自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和中糧集團并加以整理制表。
表8 中國油籽油脂出口與豆粕菜粕進出口量(單位:萬噸)
注: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四)我國食用油市場產銷情況分析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國食用油市場綜合平衡分析”(見表9),我們可以看到: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油市場的總供給量為3714.0萬噸,其中包括國產油料和進口油料合計生產的食用油產量3034.8萬噸及直接進口的各類食用油合計679.2萬噸;從表9中,我們還可以看到2021/2022年度,我國國內食用油的食用消費量為3425.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為333.0萬噸,出口量為14.7萬噸,合計年度需求總量為3772.7萬噸;年度食用油的消費總量為3758萬噸(即食用消費量和工業及其他消費量之和,不含出口量),年度挖庫存58.7萬噸。這樣我們可以計算出,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油的自給率為35.9%(即2022年國產油料榨油量1350.3萬噸,與年度食用油消費總量3758萬噸之比),與上年的自給率相比,提高了六點九個百分點。
另外,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油年度消費總量為3758萬噸,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末我國人口為14億1175萬人計算,2022年我國人均食用油的消費量為26.6千克(見表10)。
表9 中國食用油市場綜合平衡分析(單位:千噸)
注:為便于讀者查閱,本表做了簡化。在“中國食用油市場綜合平衡分析”表中,刪去了生產量、進口量、年度供給量、國內食用消費量、工業及其他消費、出口量、年度需求總量和結余量中的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棕櫚油及其他油脂的數據,只保留了總計一項數據。
表10?1996-2022年我國人均年食用油消費情況
注:①2006至2008年食用油消費量按國產油料扣去食用部分后的總折油量加上凈進口前折油之和。
②1996-2008年的我國人均年消費按13億人口計算;2011-2013年按13.5億人口計算;2014年按13.6782億人口計算;2015年按13.68億人口計算;2016年按13.8271億人口計算;2017至2018年按聯合國網絡發布的中國人口數為14.1億人口計算。
③2020年的我國人口數,按國家公布的到2020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40005萬人計算;并從2020年起,在食用油消費量中不含出口量。2021年我國人口總數為14.1178億計算,2022年我國人口總數為14.1175億計算。
(五)幾點感受
從統計數據和計算分析看,2022年我國油料生產、油料油脂進出口狀況和國內食用油消費發生了許多歷史性的變化,創造了多個歷史之最,實屬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倍加珍惜。
1.八大油料產量創歷史之最
在國家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的推動下,2022年我國油料生產形勢喜人,八大油料作物的產量首次超過7000萬噸,達到7132.5萬噸,創造了歷史之最。在八大油料作物生產中,與2021年相比,除花生產量略有減少外,其余七大油料作物的產量均有較大和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大豆產量達2028.5萬噸,較2021年增加389萬噸,增長23.7%,創造了我國大豆產生產史上之最。與此同時,在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方面,2022年我國利用國產油料榨油的油料量首次超過4000萬噸,達4155萬噸,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榨得的食用植物油首次超過1350萬噸,較2021年多榨得了47萬噸食用油,充分表明只要領導重視、政策得力、措施有方,我國油料生產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我們是有能力,讓老百姓的“油瓶子”里盡可能多裝中國油的。
2.油料油脂進口數量雙雙下降,自給率明顯提升
2022年,隨著國產油料的增長、消費數量的下降和受俄烏戰爭的影響,我國所有不同品種的油料油脂進口數量都有較大或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油料進口中,2022年各類油料合計進口數量較2021年下降了5.8%,其中油菜籽下降25.7%,在食用油進口中,2022年我國各類食用油的合計進口數量較2021年下降33.9%,其中大豆油下降69.3%,菜籽油下降50.7%,棕櫚油下降22.5%,葵花籽油下降52.8%。
隨著油料油脂進口數量的下降,國產油料作物產量的歷史性增長,我國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明顯提升,2022年提高到35.9%,較2021年的29.0%提高了六點九個百分點,這樣高的自給率是近些年來沒有見到的,當然要保持這樣高的自給率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但發展趨勢是看好的,我們要充滿信心。
3.我國人均年食用油消費量首次大幅下降
根據2021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食用油營養與安全科技創新團隊
- 來源:江南大學油脂園地
- 發布時間:2023-03-06 08:31
- 訪問量:
與往年一樣,為便于大家了解我國糧油的產銷情況,尤其是食用植物油行業的產銷情況,前些日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張立偉處長給我提供了有關2022年國內糧油作物產量、進口量以及新年度油脂供需平衡表;中華糧網給我提供了國際糧油市場分析報告。經過學習、整理和分析計算,現將上述數字和表格整理成了“關于2022年我國糧油產銷和進出口情況簡介”。與此同時,我將有關全球主要油料油脂產銷情況也做了一些簡要介紹,供大家參考。
一、2022年,我國糧食生產與進出口簡況
(一)我國糧食生產情況
2022年,面對百年變局交織世紀疫情,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英明領導下,我國農業生產戰勝各種嚴重洪澇災害,取得了2022年我國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產量達到13730.6億斤;較2021年的13657億斤增加73.6億斤,增長0.54%,連續8年站穩1.3萬億斤以上臺階,收獲了來之不易的“十九連豐”,保證了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為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生產、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資料,2022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68653萬噸,較2021年的68285萬噸增長0.54%,其中小麥產量為13772萬噸,較2021年的13695萬噸增長0.56%;稻谷產量為20849萬噸,較2021年的21284萬噸下降2.0%;玉米產量為27720萬噸,比2021年的27255萬噸增長1.7%。另外,2022年的雜糧產量為983萬噸,較2021年的1042萬噸下降5.7%;豆類產量為2351萬噸,較2021年的1966萬噸增長19.6%;薯類產量(折干糧)為2978萬噸,較2021年的3043萬噸下降2.1%(見表1)。
表1 中國分品種糧食產量(單位:萬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國家統計局對2007-2017年糧油產量數據進行了調整。
(二)我國糧食的進出口情況
為滿足品種調節和市場供應需要,我國每年都要利用國際市場,從國外進口一部分糧食。據海關統計, 2022年我國進口大米619萬噸、進口小麥996萬噸、進口玉米2062萬噸、進口高粱1014萬噸、進口大麥576萬噸,合計進口谷物量為5267萬噸;較2021年進口谷物量6048萬噸減少了781萬噸,下降12.9%。與此同時,2022年我國出口大米219萬噸、小麥15萬噸,合計出口谷物量為234萬噸,與2021年出口谷物量251萬噸相比,下降6.8%(見表2)。
表2 中國分品種糧食進出口量(單位:萬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自2020年開始海關不發布谷物進出口數據,只發布分品種數據;
③原表中的大豆一項已刪去,因為與油料油脂進出口情況表中有重復;
④在糧食進出口谷物類中,有些數字相加有錯誤,本人做了修正,如有不妥之處由我承擔。
二、2022年我國油料油脂的產銷與進出口情況
(一)我國油料油脂生產情況
2022年,我國油料生產是創歷史的一年。據預測,2022年我國八大油料作物的總產量為7132.5萬噸,較2021年的6634.9萬噸總產量增加497.6萬噸,增長7.5%。其中大豆產量為2028.5萬噸,較2021年的1639.5萬噸,產量增加389萬噸,增長23.7%;花生果產量為1790萬噸,較2021年的1830.8萬噸減少40.8萬噸,下降2.2%;油菜籽產量為1553萬噸,較2021年的1471.4萬噸產量增加81.6萬噸,增長5.5%;棉籽產量為1075.8萬噸,與2021年的1031.5萬噸相比產量增加44.3萬噸,增長4.3%;另外,葵花籽產量為201萬噸、油茶籽產量為410萬噸、芝麻產量為46.9萬噸,亞麻籽產量為27.3萬噸,這四種油料作物的產量較2021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見表3)。
表3 中國油籽油料產量(單位:千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②原表中茶油茶籽作為林產品,沒有加到油籽總產量中,為與以前的口徑一致,作者將油茶籽的產量加進了油籽總產量中,作為八大油料作物之一;③有些數字相加,錯的地方作者做了更正,如有不妥之處,責任由作者承擔;④2021年的八大油料產量已作了調整,與2021年的估計數增加了30多萬噸,相差不大。
(二)利用國產油料榨油量
在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方面,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22年我國利用國產油料(扣除大豆、花生、芝麻、葵花籽等四種油料部分直接食用外)榨油的油料量為4155萬噸,較2021年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油料量3960萬噸,增加了195萬噸,增長4.9%。榨得的食用植物油(含玉米油、稻米油及其他小宗油脂)預測為1350.3萬噸(見表5),較2021年榨得的食用植物油1303.3萬噸(見表4),多榨得了食用植物油47.0萬噸,增長3.6%。以上數據充分表明,2022年我國八大油料作物總產量、利用國產油料榨油量以及利用國產油料榨得的食用油數量均創歷史之最。
表4 2021年國產油料榨油量(單位:千噸)
注: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表5 2022年國產油料榨油量預測(單位:千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根據調查對2021年數據作了較大調整。
(三)2022年我國油料油脂的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2022年我國進口各類油料合計為9610.9萬噸,較2021年的10205.1萬噸,少進口594.2萬噸,下降5.8%。其中進口大豆9108.1萬噸,較2021年的9651.8萬噸,少進口543.7萬噸,下降5.6%;進口油菜籽196.1萬噸,較2021年的263.8萬噸少進口67.7萬噸,下降25.7%;其他油料合計進口306.7萬噸,較2021年的289.5萬噸多進口了17.2萬噸,增長5.9%。2022年,我國進口各類食用植物油合計為801.7萬噸,較2021年的1213.7萬噸少進口了412萬噸,下降33.9%。其中進口大豆油34.4萬噸,較2021年的112.0萬噸少進口了77.6萬噸,下降69.3%;進口菜籽油106.1萬噸,較2021年215.4萬噸少進口了109.3萬噸,下降50.7%;進口棕櫚油494.1萬噸,較2021年的637.7萬噸減少143.6萬噸,下降22.5%;進口葵花籽油60.5萬噸,較2021年的128.3萬噸少進口了67.8萬噸,下降52.8%(見表6-1、表6-2)。
在油料油脂的進口中,一些消費者喜愛的高端油料油脂的進口,諸如芝麻、亞麻籽和椰子油等進口情況見表7。
在油料油脂進口的同時,我國每年也有一定數量的出口,2022年我國出口油料合計為102萬噸,出口食用油脂合計為18萬噸(見表8)。另外,2022年我國還進口了豆粕5萬噸,出口豆粕43萬噸;進口菜籽粕221萬噸(見表8)。
表6-1 中國油料進口量(單位:千噸)
注: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表6-2 中國油脂進口量(單位:千噸)
注:①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②自2021年起,海關將棕櫚仁油、椰子油和亞麻籽油列入食用植物油,但未將棕櫚油硬脂列入,本表中植物油進口量中包含棕櫚油硬脂(包含在棕櫚油中)。
表7 中國進口的其他油料油脂量(單位:萬噸)
注:數據來自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和中糧集團并加以整理制表。
表8 中國油籽油脂出口與豆粕菜粕進出口量(單位:萬噸)
注:資料來源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四)我國食用油市場產銷情況分析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國食用油市場綜合平衡分析”(見表9),我們可以看到: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油市場的總供給量為3714.0萬噸,其中包括國產油料和進口油料合計生產的食用油產量3034.8萬噸及直接進口的各類食用油合計679.2萬噸;從表9中,我們還可以看到2021/2022年度,我國國內食用油的食用消費量為3425.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為333.0萬噸,出口量為14.7萬噸,合計年度需求總量為3772.7萬噸;年度食用油的消費總量為3758萬噸(即食用消費量和工業及其他消費量之和,不含出口量),年度挖庫存58.7萬噸。這樣我們可以計算出,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油的自給率為35.9%(即2022年國產油料榨油量1350.3萬噸,與年度食用油消費總量3758萬噸之比),與上年的自給率相比,提高了六點九個百分點。
另外,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油年度消費總量為3758萬噸,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末我國人口為14億1175萬人計算,2022年我國人均食用油的消費量為26.6千克(見表10)。
表9 中國食用油市場綜合平衡分析(單位:千噸)
注:為便于讀者查閱,本表做了簡化。在“中國食用油市場綜合平衡分析”表中,刪去了生產量、進口量、年度供給量、國內食用消費量、工業及其他消費、出口量、年度需求總量和結余量中的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棕櫚油及其他油脂的數據,只保留了總計一項數據。
表10 1996-2022年我國人均年食用油消費情況
注:①2006至2008年食用油消費量按國產油料扣去食用部分后的總折油量加上凈進口前折油之和。
②1996-2008年的我國人均年消費按13億人口計算;2011-2013年按13.5億人口計算;2014年按13.6782億人口計算;2015年按13.68億人口計算;2016年按13.8271億人口計算;2017至2018年按聯合國網絡發布的中國人口數為14.1億人口計算。
③2020年的我國人口數,按國家公布的到2020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為140005萬人計算;并從2020年起,在食用油消費量中不含出口量。2021年我國人口總數為14.1178億計算,2022年我國人口總數為14.1175億計算。
(五)幾點感受
從統計數據和計算分析看,2022年我國油料生產、油料油脂進出口狀況和國內食用油消費發生了許多歷史性的變化,創造了多個歷史之最,實屬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倍加珍惜。
1.八大油料產量創歷史之最
在國家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的推動下,2022年我國油料生產形勢喜人,八大油料作物的產量首次超過7000萬噸,達到7132.5萬噸,創造了歷史之最。在八大油料作物生產中,與2021年相比,除花生產量略有減少外,其余七大油料作物的產量均有較大和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大豆產量達2028.5萬噸,較2021年增加389萬噸,增長23.7%,創造了我國大豆產生產史上之最。與此同時,在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方面,2022年我國利用國產油料榨油的油料量首次超過4000萬噸,達4155萬噸,利用國產油料榨油榨得的食用植物油首次超過1350萬噸,較2021年多榨得了47萬噸食用油,充分表明只要領導重視、政策得力、措施有方,我國油料生產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我們是有能力,讓老百姓的“油瓶子”里盡可能多裝中國油的。
2.油料油脂進口數量雙雙下降,自給率明顯提升
2022年,隨著國產油料的增長、消費數量的下降和受俄烏戰爭的影響,我國所有不同品種的油料油脂進口數量都有較大或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油料進口中,2022年各類油料合計進口數量較2021年下降了5.8%,其中油菜籽下降25.7%,在食用油進口中,2022年我國各類食用油的合計進口數量較2021年下降33.9%,其中大豆油下降69.3%,菜籽油下降50.7%,棕櫚油下降22.5%,葵花籽油下降52.8%。
隨著油料油脂進口數量的下降,國產油料作物產量的歷史性增長,我國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明顯提升,2022年提高到35.9%,較2021年的29.0%提高了六點九個百分點,這樣高的自給率是近些年來沒有見到的,當然要保持這樣高的自給率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但發展趨勢是看好的,我們要充滿信心。
3.我國人均年食用油消費量首次大幅下降
根據2021/2022年度我國食用油消費總量為3758萬噸和2022年末我國人口為14億1175萬人計算,2022年我國人均食用油的消費量為26.6千克,較2021年消費總量4254.5萬噸,減少了496.5萬噸,人均年消費量下降3.5千克。分析原因,一是受新冠病毒的影響,國內餐飲業、集體食堂和與油脂為原料的工業生產等行業都很不景氣,用油數量減少多達496.5萬噸。二是隨著科普教育的加強,消費者對科學用油、健康用油和節約用油的理念逐步建立,不少消費者開始認識到,油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但是隨著疫情的變化和人們正常生活生產秩序的恢復,我國食用油的消費量還會有所反彈,但我們希望這種反彈是要有節制的,我們不希望看到我國人均年食用油消費量再超過30千克。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2022年我國人均年食用油消費量由30.1千克減少到26.6千克,并沒有對人們的營養與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充分表明將我國人均年食用油的消費量逐步降下來,是有可能的。
三、全球主要油料油脂生產、消費等簡要情況
(一)全球油料、油脂統計預測情況
根據中華糧網提供的資料,全球椰子干、棉籽、棕櫚仁、花生、油菜籽、大豆和葵花籽等主要油籽的總產量:2021/ 2022年度預測為60679萬噸;主要植物油產量(即椰子油、棉籽油、橄欖油、棕櫚油、棕櫚仁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之和)為20848萬噸(見表11)。
表11 2023年1月份全球油料統計和預測 單位:百萬噸
注:①資料來源中華糧網;
②油籽產量包括椰子干、棉籽、棕櫚仁、花生、油菜籽、大豆和葵花籽產量之和;
③植物油產量包括椰子油、棉籽油、橄欖油、棕櫚油、棕櫚仁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之和。
(二)全球及有關國家食用油消費情況
據中華糧網提供的資料,2021/2022年度全球食用油消費量為20391萬噸,其中中國、歐盟、印度、印度尼西亞和美國名列前五位,分別消費食用油3652萬噸、2490萬噸、2270萬噸、2196萬噸和1728萬噸(見表12)。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中華聯網提供的2022年我國食用油的消費量為3652萬噸,與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2022年我國食用油消費量為3758萬噸相比較,少了106萬噸,我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前者不包括玉米油、稻米油及其他油脂的消費,所以前者的消費總量自然要少一些。由于消費量的不同,所以后面計算出來的人均年食用油消費量也有差異,這是很自然的。我覺得采用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2022年我國食用油消費量為3758萬噸是比較合適的。
表12 2022年全球及有關國家主要植物油消費情況
注:主要植物油包含椰子油、棉籽油、橄欖油、棕櫚油、棕櫚仁油、花生油、菜籽油、豆油、葵花籽油。
(三)2022年全球及有關國家食用油人均消費情況
根據聯合國發展規劃署理事會公布的截至2022年2月全球人口為795400萬人(見表13),和中華糧網提供的2022年全球食用油的消費總量為20391萬噸為依據,可以計算出2022年度全球人均年消費食用油為25.6公斤,其中美國人均消費量為51.6公斤、歐盟人均年消費量為33.3公斤、俄羅斯人年均消費量25.9公斤、印度人年均消費量為16.1公斤(見表14)??偟膩砜?,2022年全球人均年食用油消費量的數量以及包括中國、美國、歐盟、印度等在內的國家和地區食用油的消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以上情況介紹供參考,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表13 世界及有關國家人口情況表
注:①本表的人口數來自聯合國發展規劃署理事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2月的世界人口情況;②中國的人口數采用了我國2023年1月17日公布的截至2022年末我國人口為141175萬人;③2022年8月,聯合國在發表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聲稱,到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將達到80億,但至今尚未查到具體數據,所以目前只能以2022年2月的人口數為依據。
表14 2022年全球及有關國家食用油人均年消費量
注:①本表是作者根據中華糧網提供的2022年全球及有關國家食用油的消費量以及聯合國發展規劃署理事會公布的全球人口數,通過計算后得到的全球及有關國家食用油人均年消費量;
②中國人均年食用消費量在此表中為25.9千克/人,與表10中的人均年食用油消費量為26.6千克/人,相差0.7千克。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此表中食用油消費量3652萬噸不包括玉米油、稻米油和其他油脂的消費;
③本表是作者繪制的,不當之處請諒解。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